突如其來的大雨打亂我週末的行程,想想自己好久沒有進入廚房練廚藝又懶得出門再添購食材,所以決定今日走客家節儉風,開始搜刮冰箱內的剩餘食材。
在我東敲敲西找找的細心尋找下,從廚櫃與冰箱中翻出白米、皮蛋、肉絲、青蔥等基本食材。
原本想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再找出其他食材,但.......最近的我品嚐各式美食已經有了現世報-身材嚴重走山...喔~~不是,是不小心增重走樣,所以想想還是吃些清淡食物較佳。因此皮蛋瘦肉粥被皇上我翻牌了,成為今晚的烹飪的主食。
準備食材:(2人份)
白米﹝依照個人的食量而定﹞,男生通常2碗、女生1碗的白飯份量
絞肉約300克
皮蛋2顆
青蔥1支
白胡椒少許
鹽巴適量
沙拉油2湯匙
香油少許
烹飪方式:
先將肉沖洗過後用紙巾擦拭乾淨,白胡椒、鹽、香油拌勻,醃漬約15-30分鐘。
皮蛋去殼洗淨後,切小塊備用。
青蔥切成蔥花備用。
醃漬過後,將水煮沸略為川燙豬肉去腥,撈起備用。
白米洗淨後,加入水、油及鹽巴浸泡30分鐘,吸收水分。
16個量米杯的冷水加入砂鍋煮滾後,倒入白米(米水比約1:8)。有人會先用蔥段與薑片熬煮10分鐘後撈除,但我不想太嗆的味道,所以沒有加入。
倒入白米後,先繳拌白米。
先用大火將米粒煮開。
待煮開後立即將爐火轉成小火,轉小火10分鐘後再加入少許油。
蓋上鍋蓋,再用小火熬煮20分鐘。
20分鐘後開蓋,用湯匙不停的以同一方向轉圈避免鍋底燒焦,持續10分鐘直到呈現出稠狀。
出稠後加入皮蛋、肉絲一塊熬煮5分鐘,起鍋前再加入蔥花煮3分鐘後起鍋。
皮蛋瘦肉粥完成。
米粒飽滿且酥稠,肉絲軟嫩卻不爛,皮蛋保有Q嚼勁。
傑克貼心小提醒:
﹝1﹞ 浸泡:煮粥前可將米泡水半小時,讓米蓬鬆較易煮軟。
﹝2﹞ 開水滾煮:請以開水煮粥,千萬別用冷水煮粥,否則會有糊底的狀況,且現在強調節能,用開水煮粥會較省時費力。
﹝3﹞ 火侯:千萬別一個火侯煮到底,先用大火煮30分鐘轉小火悶煮,即可烹飪出粥的香味。
﹝4﹞ 攪拌:以同一方向攪拌,除了可避免糊底外,也可讓米粒飽滿並酥稠。
﹝5﹞ 添油:浸泡時與煮粥後可加入油,不僅可以讓粥有色鮮油亮,入口也比較滑順。
﹝6﹞ 粥、料分離:由於食材與米飯的受煮程度不同,所以粥底與食材需分別燉煮,直到最後才一起熬煮不超過10分鐘,這樣粥才能清透不混濁,也能分別提出各食材的味道。
﹝7﹞ 皮蛋不要切過碎,會沒有嚼勁。